当前位置:主页 > 企业管理 > 组织运营 >

“中国制造”为中国制造了什么?(2)
时间:2010-02-26 15:48作者:翟志远 阅读:

毫无疑问,将一个产品或品牌完全寄托于一则广告的做法是愚蠢的,同样,将中国企业和品牌完全寄托于“中国制造”这一则广告的想法更是不可取的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将一个产品或品牌完全寄托于一则广告的做法是愚蠢的,同样,将中国企业和品牌完全寄托于“中国制造”这一则广告的想法更是不可取的。

[]   

    作为一则广告片的“中国制造”,在短短的六周时间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,能为中国制造什么样的影响?这让我想起了年初澳大利亚打出的那个“全世界最棒的工作”广告——半年5.5万澳元的薪水,还有优哉游哉的享受海滩、阳光和动物,不说其中令人羡慕的金钱和生活,我们要关注的是他们的这种广告和传播手段,依托网络廉价(或者免费)的传播媒介,轻松为自己的大堡礁向全世界做了广告,这就是广告的魅力,也是广告的妙处,我相信“中国制造”这则广告的作用也在这里。通过简短的几句广告语,让世界更加全面的、客观的了解中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。

    而作为企业实体的“中国制造”,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该何去何从,将是摆在每一个企业经营者肩膀上的重担。短期的利润和长期的品牌,是考验一个企业决策者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的关键点,一个企业是将自己放置在整个“中国制造”的大氛围内呢,还是单打独斗自顾自家的经济作为,这不是一个法律问题,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,这仅仅是一个民族素养问题,或者只是一个意识构成问题。将“中国制造”的兴衰寄托在单一的中国企业和行业上,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和不现实的想法。但,“中国制造”必须到了咸鱼翻身的时刻了,不能寄希望于理想化的精诚团结,但至少要明白未来的市场不是靠“价格”来生存的,“质优要远比低廉更重要”!

    三、为“中国制造”正什么名份?

    该叫“中国制造”抑或“中国创造”的问题似乎本不应该成为问题,虽然“制造”和“创造”在字面意思上相差甚远,一个是简单的、纯手工的活动,而另一个则是复杂的、纯脑力的劳动,就这么一个字之差,造就了一双原本出自同一厂家、同一时间、同一、同一批次的运动鞋,在增加了“对号”之后,价钱就好比平步青云、直上云霄,巨大的差距让人咋舌。“中国制造”因为中国的国情特征被长时间的赋予了“世界大工厂”的,OEM的做法让很重中国小企业一夜暴富,成就了沿海多少个老板梦。

    但,笔者认为在这里的“中国制造”应该已经淡化了字面的意思。“中国制造”可以包含“中国创造”,而“中国创造”却不能完全包含“中国制造”。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,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是短期时间不可能更改的事实,作为“世界大工厂”的现实同样是一种生存之道,这也正符合我们作为中国家的现实,所以,“中国制造”之称依然贴切。在一个字上的争执有其现实意义,但其中更大的是一种民族爱国情节,或者就是争一口气!但这并不妨碍“中国制造”代表海尔、联想、伊利、蒙牛、茅台、五粮液等“中国创造”的品牌和产品。

    不为“中国制造”正虚名,只为“中国制造”正真名!

    四、结语

    中国政府为“中国制造”的形象务实物,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下的首次正面迎击。“白”和“黑”的现实,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来阐明的,被外人别有用心的意识化传播总是被冠以莫须有的名头的。但我们仍然需要清楚,前途是光明的,但道路是崎岖的,“中国制造”任重而道远!为“中国制造”加油!(责任编辑:admin)

上一篇:新产品执剑江湖之“孤独九式”   下一篇:终端成交五大拐点就差一点火候

    
相关阅读:
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意经:

图说商企

企业推广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