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企业管理 > 企业胜经 >

南存辉不做宗庆后
时间:2010-02-26 14:26作者: 阅读:

南存辉不做宗庆后-南存辉,人物

    十三年来,一家民营企业在跨国公司压力下的“非合资成长”

    作为低压电器的全球老大,法国企业施耐德惯在全球各地施以并购。同样,合资、收购,贯穿于它在中国0年的历史。法国企业看上去不像美国企业那么高调、富有进攻性,但其商业野心自潜藏在柔和、低调的风格中(想想达能)。此前,低压电器国有企业的羸弱,令它在中国市场上的拓张势如破竹,故能以较低成本整合产业资源,从天津杀到上海,从广东杀到陕西,攻无不克。而当它欲攻克中国低压电器的生产重镇温州柳市时,它发现自己棋逢对手。

    正泰和德力西的诞生地温州柳市,有5000多家低压电器生产厂家,生产的东西一样,价格一个比一个低。多年来,正泰和德力西兄弟阋于墙,外敌来了,没能一起御其侮。法国公司施耐德在寻求和柳市老大正泰合资而不得后,转向老二德力西,成立了股权50:50的合资公司。

    正泰创始人南存辉自己挺了十几年,希望政府在审批该起合资案关键时候帮一把,没能如愿。但令他扬眉吐气的是,几乎在施耐德与德力西合资同时,正泰成功地以“知识产权”为武器告倒了施耐德,法院判定施耐德赔偿正泰.亿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施耐德开始发现,正泰这个昔日的小不点变得越来越不好对付,它不但在迅速长大(已成长为亚洲第一),有益发坚定的自主品牌梦想,而且还学会了用知识产权打官司。这跟施耐德此前在中国遇到的所有对手都不同。

    007年,达能和娃哈哈之争在中国乃至全球商界都闹得沸沸扬扬。西方主流商业媒体解读为,这个恶性事件再次暴露出火红的中国市场之下蕴含莫明的投资风险,跨国公司一不小心就会吃不了兜着走;而中国国内,企业界相当一部分人士对宗庆后高举民族大旗的做法一面是同情,一面也是遗憾,很难说彻底赞同。

    南存辉是个精明的人。他或许内心里有与宗庆后同样的呐喊,但他很快意识到,“民族”这个词已被透支使用,有可能伤人及己。当施耐德与德力西的合作已成事实,他适时收敛了自己的愤怒。他平静的表述是,“最重要的是政府要看清楚。我们作为企业,只能以善意的、正面的、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这个过程。少一些责备,多一些谅解。”

    欢迎来到在商言商的世界。施耐德一边跟正泰谈合资,一边举着知识产权大棒起诉正泰的做法曾经让南存辉非常不解,但他今天也学会一边巧妙地以法律手段反击施耐德,一边宽容大度地说,“胡成中不是吴三桂。”南存辉是温州企业家的典型代表:起点低,但灵活应变,学习能力极强。他非常清楚,随着施耐德这个庞然大物开始向低端发力,正泰等温州企业惯常的低端低价路线很快会难以为继,除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建设,正泰还必须寻求产业的转型与升级——这是比痛斥跨国公司狼子野心更有效率、也更理性的道路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中国本土企业这种意识与行动的转型与升级,才是施耐德、达能等等跨国企业所真正面临的投资“风险”,而不是某些西方人成见中中国企业总是藐视规则、撕毁合同那一套。这才将是施耐德们真正难啃的骨头。

    要不要控股权?

    施耐德自称不会百分百“吃掉”合资企业,但是毫无疑问它迟早要求控股。

[]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一点,在施耐德以往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合资史中,施耐德攻无不克。但这恰恰是南存辉的底线 (责任编辑:admin)

上一篇:华为帝国任正非的非常道   下一篇:不疾而速 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

    
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意经:

企业推广信息

致富商机

商旗博客